查看原文
其他

研院动态 | 群山之间识杭州——“西湖之胜在水更在山”座谈交流会成功举办

请关注 城市大脑研究院 2023-01-24


杭州,古称“临安”,曾是吴越国和南宋的都城。提起杭州,许多人就会想起林升的“暖风熏得游人醉”,这一“醉”,就“醉”倒在杭州的美景中,“醉”倒在杭州的文化底蕴中。11月11日,“西湖之胜在水更在山”座谈交流会在城院影厅举行。本次活动由城市大脑研究院和体育美育教学部主办,联动书法特色班、校书画团、《杭州通论》课程学生,邀请到了城市大脑研究院特约研究员王群力、西湖摩崖题刻研究者奚珣强、浙江省博物馆历史文物部馆员魏祝挺来校交流,浙大城市学院校长罗卫东出席本次会议。会议由城市大脑研究院青年领航学者张佳佳主持。





罗卫东在发言致辞中提到,杭州这样一座富有丰厚历史底蕴且具备现代张力的城市,在杭州通论这门课上,如何引导学生不要仅做“外貌协会”,而是要一层一层拨开城市面纱,去了解与挖掘一座城市背后的故事,非常值得探讨。历史遗迹是链接现在和过去的一个枢纽。而杭州遍地都是进入历史的入口,“就看各位同学怎么办”。罗卫东说到,同学可以通过研究杭州的历史,窥见中国的历史变迁,帮助个体找到历史定位,并且进入到历史深处,体会古往今来的过程中激发生命价值。浙大城市学院开设杭州通论和书法之美这种文化类课程,并且多次邀请知名学者与同学面对面进行交流,就是因为对杭州有一种深刻的文化自觉,罗卫东希望在校的每一个学生都能认识杭州、理解杭州、爱上杭州,带上杭州的城市文化印记,为杭州贡献绵薄之力。

在交流会现场,王群力发言:作为一个在杭州生活将近70年的人,他以为城市就是平时看到的模样,后来才意识到是自己对这座城市了解存在很多知识盲点。在源源不断的思考观察后,王群力明白,好的学问都是在大地之上、山水之间得出,旧的知识受制于各种局限性会有许多疏漏,但随着时代进步和技术发展,大家又会对旧问题产生新理解。所以王群力在避免陷入错误城市逻辑的同时,他们研究山、研究水,还研究人,因为人是引导走出知识盲点的一条重要线索。

奚珣强作为“西湖山里的访石人”,近十年来,在西湖野山中,陆续发现40余处摩崖石刻,未见文献著录。最开始的他只是从事玻璃制造业的理工技术男,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从小在山区长大的他,对西湖群山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某一天,他在西湖的游步道上,发现了一块刻着“永”“九年”的残石,心下疑惑,“为什么杭州山中,会有这么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里的古人碑刻,为什么会破坏后变成铺路石?”抱着好奇心,开启了他的访石之旅。

奚珣强先是为各位同学介绍了西湖摩崖石刻的概况与空间分布,其中穿插了许多有趣的历史故事。例如白居易好友——萧悦题刻的重新发现,还原了白居易与萧悦发生在灵隐飞来峰的传奇故事;和西湖风景名胜区、赖天兵和魏祝挺老师等人,在2019年5月份,共同考证并复原了目前中国唯一存世的《弥勒上生经》摩崖经龛(即使这处石刻残存部分仅占整个崖面的1%都不到),并讲述了此经龛与永明延寿大师的关系,吴越国纳土归宋的背后原因。

就这样在不断穿梭山野之中,奚珣强发现了40余处在《两浙金石志》中未被著录的元代(含)以前题刻,填补了杭州的历史空白。

奚珣强在分享一段段发现摩崖石刻的过程中多次提到,其实每一次的发现都是因为“不甘心、不死心”,总想再上去看看,所以才发现了这一个又一个差点被埋没的历史文物。确证一处石刻的内容并对其考释,有些往往要花几年的时间。他自称“西湖的石痴”,但是个体的力量终有限,当代金石学已不是简单的历史人文学科,而振兴金石学,则需要方方面面的跨行业的人才共同参与。西湖之胜在水更在山,西湖是一个三面云山与一座城共同拱卫的结果,奚珣强老师呼吁大家走入群山之间,打开认识古代杭州的其中一个历史入口,去欣赏一个你所不知道的西湖。

魏祝挺基于个人研究《西都钱唐——五代吴越国杭州城的建设及相关遗存》,为大家介绍杭州的前世今生。解说的开头,魏祝挺首先解释了文化层的概念,他提问,“如果今天你在现场考古,下面是南宋文化层,挖还是不挖?”他讲到,因为南宋是主要文化层,而吴越国的历史要在更深的文化层,一定程度上会破坏南宋的遗址,因此,他力图用地表实物还原出一段丰富的吴越国历史。

魏祝挺又对同学们进一步提问:“大家都知道南宋杭州的名字叫临安,那在临安府之前的名字又叫什么?”以问题为导向,魏祝挺分享了近期他的论文成果,通过实物资料,以南宋临安为面积范围,最终证明吴越国时期杭州名叫西都钱唐府,填补了杭州历史文献资料上的空白。

例如,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到,吴越国的两座镇国双塔,一千多年前制塔技术的巅峰是在吴越国,经过文献和实物考证,考古人员发现这座9层100米高的纯木结构的塔目前现存于杭州六一幼儿园;苏轼在杭州任官期间,杭州知州请他为钱镠和历代吴越国王的钱王祠,苏轼义不容辞写下了生平最大的一块碑——《表忠观碑》,但后因乌台诗案这块碑没被立起来;在白塔岭的闸口白塔,是一个吴越国延续晚唐风格的白塔,梁思成如痴如醉,记录了每一个细节与数据,这个建筑在浙江都十分珍贵,因为它是一个完全按照等比例按照木结构建筑做出来的石雕。魏祝挺还中途讲到,其实最开始他并不是负责石窟考古的人员,而是负责钱币,和石窟的故事也是在业余时间因为个人喜好而“不小心”跑出的结果。

王群力在现场有多次十分“可爱的操心”。担心在场学生不了解历史文物背景,在两位学者讲解分享的过程中进行知识背景补充,力图让学生拥有最佳的知识吸收效果。在了解了历史大背景后,各位同学再看屏幕上的同一张照片,将会有更深刻的历史共鸣感。

现场学生认真听讲,收获颇丰,在三位老师的分享与解读下又额外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与疑惑。杭州通论课程有学生提问,摩崖石刻经过时间消磨会失去原有模样,用现代的材料来还原文物原貌,社会上也存在许多争议,那么这究竟是保护文物还是破坏文物?校书画团学生提问,从古至今有很多文人墨客对西湖写了很多溢美之词,三位老师是怎么看待西湖之水和西湖之山的不同之处,以及西湖之山的独特之处呢?还有书法特色班学生提问,罗卫东在交流会开头时提到,书法是人类文化的载体,现在也出现了AI书法的情况,那么AI的书法作品算不算是一种文化代替呢?三位学者轮番回答在场学生问题,为各位同学答疑解惑,在老师讲解的同时,现场同学时不时点头,表达理解与认同。






时光飞逝,各位同学意犹未尽,“杭州文化之旅列车号”即将到站,马青老师进行总结发言。有话道:“物以稀为贵”,学生能与三位一线学者面对面分享学术成果的机会十分可贵,因而无论是城市大脑研究院还是校体美部都十分珍视交流合作的机会,并且希望在将来能够有更多的机会进一步交流探讨。



研院动态 |《杭州通论》第八课:杭州城市大脑

翔哥的星期五 | 地方政府很“差钱”,“土地饭”还能吃多久?

研院动态 | 创新班同学前往云栖大会,一同探索数字未来

文字 / 林佳怡

今日编辑 / 辛昊航

责任编辑 / 戴晟昱

审稿 / 张佳佳

城市大脑研究院提供开放研讨平台,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欢迎共同探讨。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城市大脑研究院。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及时联系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